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Su

甚麼是 - 心理抗逆能力(RESILIENCE)?


心理抗逆能力 Resilience (網上亦有其他解釋為,復原力, 回彈力...) 通常被定義為在遭遇不好事件後自己“反彈”的能力。



這個想法來自早期的心理學研究。

當心理學家在 1950 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心理抗逆能力時,他們研究了一群經歷過困難童年生活, 遭遇過不幸的人群,並於那群人內追踪到那些成年後擁有滿足而心靈健康的人。


Emmy Werner 博士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她研究了一群在困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當中約三分之一的人茁壯成長而成長後培養了堅強而正面的心態面對社會,而另外的三份二人當中許多出現了自己的問題。

Werner 把那群茁壯成長的人群稱為"脆弱而不被征服的"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是什麼讓這些人克服了童年的困難,並在成年後繼續過上健康、積極、富有成就的生活?


當中一些保護因素表示為他們的性格特質: 那些後來茁壯成長的孩子從小就被描述為善良而帶有愛,他們往往很機智,而在成長中沒有遇到任何重大的發展困難及障礙。